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科研团队下设三个科研平台:皮肤肿瘤与银屑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皮肤健康与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南大学湘雅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中心,该团队依托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组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集临床和基础研究为一体。团队致力于皮肤肿瘤、银屑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等重大/重要皮肤疾病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并秉承“科学、严谨、激情、合作”的发展理念,聚集了一支由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领衔,各类青年学者为骨干的研究队伍。平台近5年来在N Engl J Med, Cancer Cell, Nat Commun, J Allergy Clin Immun, Cancer Res, Oncogene, PLos Biol等国际权威期刊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获国家重大/重点研发及省部级以上课题50余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或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促进学科发展,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
招聘人才领域(但不局限于)
● 免疫学
● 生物信息学与数据分析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药物研发
●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一、全职科研PI(特聘教授多名)
1.引进对象和条件
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拔尖人才,能利用现有科研平台,自主开展皮肤疾病相关课题的科研能力,有皮肤疾病研究经历者优先;
申请者符合国家“四青人才”或符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非凡人才引领计划政策”(具体详询)条件者优先;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2.配套条件及待遇
医院提供配套科研经费和科研场地,根据具体条件实行“一人一议”制;
符合以上条件者,单位将提供应聘者年薪30-60万/年,提供安家费30-50万/年,根据具体条件实行“一人一议”制,具体细谈;
二、博士后(多名)
1.引进对象和条件
具有以上研究领域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含2020年博士毕业生)、品学兼优;
申请人具有自主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在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期刊上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过(IF>5或者JCR一区1篇)学术论文;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
2.配套条件及待遇
博士后在站期间经费主要由合作导师提供(不低于50万);
在站博后年薪不低于20万元,提供安家费20万元;
考核条件按照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联系方式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等相关材料发送至lanchen2008@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岗位应聘+姓名”,欢迎垂询!
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代表性论文5篇:
1. 在黑素瘤中,揭示了腺苷信号通路ADORA1-ATF3轴调控肿瘤PD-L1的 分子机制并提出了ADORA1靶向拮抗剂联合PD-1阻断剂有效治疗黑色素瘤的新策略,该成果“ADORA1 inhibition promotes tumor immune evasion by regulating the ATF3-PD-L1 axis”在《Cancer Cell(IF:23.916)杂志上发表,刘洪教授和匡欣薇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刘洪教授和陈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2. 研究揭示了自主研发的新型BET抑制剂NHWD-870通过阻断肿瘤-巨噬细胞互作机制,该抑制剂较同类化合物临床活性提升了5-50倍,且可有效逆转肿瘤的耐药性,有望将晚期黑素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一倍。该成果“Potent BRD4 inhibitor suppresses cancer cell-macrophage interaction”在《Nature Communication》(IF: 11.878)杂志发表。印明柱教授为第一作者,印明柱教授、陈翔教授及耶鲁大学严钦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3. 通过挖掘了多个免疫治疗临床数据集,揭示了性别相关免疫因素对皮肤黑素瘤、肺癌等癌症抗PD-1 / PD-L1 应答率的影响。该成果“Sex-associated molecular differenc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1.878)杂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刘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之一。
4. 围绕肿瘤微环境与黑素瘤,课题组首次证明TRAF6在黑素瘤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够通过NF-瘤肿信号通路促进FGF19分泌,导致黑素瘤患者血浆中FGF19显著升高,并诱导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与侵袭转移。该成果 “TRAF6 activates fibroblasts to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 through FGF19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benefit the malignant phenotype of melanoma cellsm 在《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IF: 7.29)杂志发表,郭也也博士研究生和张旭博士后为并列第一作者,陈翔教授和彭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5. 团队首次发现CD147不仅能够被糖基化修饰,同时还能够被磷酸化修饰,并且这两种修饰之间存在"Cross-talk"。抑制CD147磷酸化水平能够影响CD147与糖基化转移酶Gnt-V的结合,从而降低CD147的糖基化水平,影响黑素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该成果“The phosphorylation of CD147 by Fyn plays a critical role for melanoma cells growth and metastasis”发表在《Oncogene》(IF: 7.9)杂志,张旭博士后和黄遵楠教授为并列第一作者,陈翔教授和彭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